
創造的起源
Share
「我熱愛歐洲時尚。未來我想去歐洲,在歐洲工作,甚至死在歐洲。」回想起來,MIZEN 的誕生,或許就是在我十幾歲的時候,一個模糊卻又強烈而又充滿激情的夢想。
我從小就對事物的形狀很感興趣,至今還記得自己曾經用鉛筆在紙上畫汽車的輪廓。雖然都是汽車,但車尾有著各種不同的線條,這讓我很享受。
我至今仍清楚記得小學時,有一次我說:「汽車的形狀各有不同吧?」同學回答:「它們都一樣吧?」我驚訝地發現,我看到的東西和別人看到的不一樣。雖然只是童年時的一個小小的對話,卻讓我想起了過去的自己,我想,那一刻我開始意識到「我所看到的,是因為我就是我」。
後來,國中時看到的亞歷山大·麥昆 (Alexander McQueen) 系列讓我震驚。當時我對時尚界還不太了解,就接觸到了他的作品。那是一個印有輪胎痕跡的服裝系列,模特兒在水面上行走。我被肩部的輪廓以及緊身和寬鬆部分之間強烈的對比所吸引。
那時,我直覺地意識到,為了再現我想要的形象,我必須能夠自由地處理版型,從那時起,我對打版產生了興趣。我最初從事服裝製作行業,絕對是因為他。
我從麥昆身上感受到的是,版型本身也可以是一種設計。這個發現對我來說意義非凡。後來我意識到,Issey、Yohji和川久保玲的版型本身就是設計,這在歐洲仍然令人震驚,因為在歐洲,製版師和設計師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。而我在海外的工作經驗也讓我對此深信不疑。
之後,我專心讀國中和高中,經過一年的重考,考上了大學。但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想學做衣服的渴望,報考了一所服裝夜校。滿懷希望,希望自己最終能學到做衣服的技巧。
透過線程